梅州是中央苏区的一部分,是广东省唯一全境纳入原中央苏区规划范围的地级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曾发生过众多惊心动魄的战役。
为加快苏区振兴,目前,梅州多地在对现存革命旧址遗址进行全面调查、保护修缮的基础上,还将发展红色旅游融入脱贫致富中,让不少村民受益。
9月10日,“老区苏区行·梅州”主题采访活动媒体团来到梅江区和梅县区,感受老区苏区的蝶变。
梅江区:革命故事遍布城乡
沿着山道进入梅江区长沙镇陈公坪,周围山势险峻,犹如一条鸡肠坑。由于易守难攻的特殊地理位置,这里曾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根据地。
“‘重庆楼’就是当年的红四军医院,红四军将100多名伤病员转移到这里疗伤。还有兵工厂、印刷厂,当年很多党政机关都设在这里……”谈起陈公坪的历史,长沙镇副镇长李昌友了如指掌。
他说,由于陈公坪与丰顺马图北山嶂、梅县梅南九龙嶂相连,其地貌狭长陡峭、地势易守难攻,该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为重要据点之一。丰梅县苏维埃政府、红军兵工厂、红军印刷厂、红军医院、红军药铺等遗址均分布在陈公坪。
梅江区是原中央苏区南部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革命斗争历史。这些红色记忆,不仅藏在神秘深邃的大山深处,车水马龙的老城区,也藏在静谧村庄的古朴民居中。
西阳镇北联村原本是省定贫困村,如今,一座座掩映于青山绿水间浸润着厚重红色文化的百年老屋,已被修缮一新,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几年,看到安静了许久的小山村又热闹了起来,进村、出村的道路宽了,渡口之战遗址、茅坪‘三战’遗址这些旧址经过修复,也一点点‘鲜活’起来。”村里的老党员林耐冬笑着说。
“红色村”北联村的蝶变,是梅江区红色资源保护发展的缩影。据悉,梅江区按照全区红色资源“一城两翼”的分布情况,系统整理了一批革命史料,修缮了梅州学宫、朱云卿故居等一批红色旧址,通过将红色资源保护开发利用融入乡村振兴、生态旅游和老城改造,为加快建设“诗画梅江、文明客都”注入强劲的红色动力。
梅县区:红色产业助力脱贫
沿着蜿蜒陡峭的山路,驶入梅县区梅南镇水美村,周围层峦叠嶂、绿意盎然。
“以前村里种植的农作物都要村民自己拿到镇上去卖,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销售农产品,还有很多人上门来买。”梅南镇党委副书记古盖立提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深有感触。
在水美村,分布着东江工农红军总指挥部、东江军事政治学校旧址、九龙嶂红军烈士纪念碑等具有重要革命历史意义的红色遗址。
古盖立说,水美村是一个省定贫困村,为了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项目,水美村利用九龙嶂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域优势,串联周边各村联动开发,“三点一轴”打造红色小镇,大力发展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
这样一来,村民的收入增加了不少。古盖立说今年6月以来,村里共接待游客2万多人,最多的时候一天有600多名游客来这里参观。
“我们这个‘红军酒’,每年可以增加收入12万元。”村民冯绍粦的爷爷曾经做酒供红军使用,他把爷爷的做酒工艺传承了下来,办起了米酒作坊,生意好了,自己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在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水美村还大力发展红色生态富民产业。红军客栈、红军茶、红军餐、红色土特产等红色生态富民产业,“水美鸡”“水美百香果”“水美蜂蜜”等品牌也都远近闻名。
据广州市委统战部扶贫专干项飞介绍,自2016年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水美村通过三年的努力,村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贫困户人均收入由2016年的5000多元发展到现在11000多元。
【记者】曹嫒嫒 黄韬炜 黄思华
【摄影】何森垚
【剪辑】曹嫒嫒 实习生 刘文杰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号~自营号~日报机动自营号~南方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