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2002年,正在筹建中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工程引起各界广泛关注,两院院士、著名桥梁专家李国豪是该工程的前期策划者之一,在深水港工程介绍会上,各路媒体的竞相采访,使之成了“焦点人物”。 中新网梅州4月1日电 题:探访世界著名桥梁专家李国豪故居
作者 杨草原 周涛 刘映新
广东梅州莲塘村高断李屋走出了一位享誉世界的桥梁专家李国豪。在世界桥梁建造领域,他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也为桥梁建造史谱写了卓越的辉煌。清明节前夕,记者专程探访了李国豪故居。
李国豪祖祠“陇西堂”为两堂四横客家建筑,嵌式门楼,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
“这里是李氏祖祠,李国豪小时候常到此玩耍。他的故居离李氏祖祠不到500米,共二十多个房间。”李国豪的侄子李勇曾告诉记者。
1913年,李国豪出生在广东梅州月梅莲塘村一个农家。虽然生活贫苦,但自幼聪明懂事。年仅13岁的他就插班进入梅县县立中学二年级,初中三年他还曾获全校演讲比赛奖。16岁,他就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开始在外地求学。“我们客家人有‘头大聪明’的说法,我伯父李国豪小时候头就长得比一般的小孩大,还因此被其妹妹叫做‘大头锅’(客家话‘大头哥’)。”李勇曾说。
据上海著名学者丘峰介绍,李国豪学习刻苦,1929年以优异成绩考上同济大学,1936年毕业,并获德国洪堡基金会奖学金。他于1938年留德深造,1940年即获双博士学位,并以博士生论文《悬索桥按二阶理论实用计算方法》获得了享誉世界的美名“悬索桥李”。1981年,李国豪因在建桥界功勋显著,被当选为十大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之一,跻身世界大师行列。
1946年6月李国豪归国后,历任上海市工务局工程师,同济大学教授、校长,上海市科协主席、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第六届政协主席等职。无论武汉长江大桥、上海南浦大桥、浙江钱塘江大桥,还是虎门珠江大桥,几乎中国所有的重点桥梁都与“李国豪”三个字紧密相联。
李国豪81岁之年当选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如陆元九、王越、严悄等中国为数不多的双院士之一。
李勇曾还向记者讲述,“1981年,李国豪是‘海归’后第一次回到家乡梅州,此后,每当家乡有桥梁工程建设及嘉应学院举办活动时,他都百忙中抽时间回来,为家乡建设提建议。李国豪还受聘为嘉应学院的‘名誉会长’为嘉应学院助阵,他先后回来了五次。”
“李国豪考入同济大学时学医,但看见解剖工具就头晕,于是转学土木工程。毕业、任教、留德归国,再任教,都是在同济大学。”李勇曾说。
李国豪从同济学子到同济校长的过程中,一直秉持“做学问,好比造桥,桥基不稳,地动山摇。工科学生一定要扎扎实实打好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再艰苦也要咬牙挺过来,千万不能做‘思想懒汉’”的理念,在他的理念熏陶下,培养出一批批桥梁工程及工程力学的优秀学生。任校长后,他将同济大学转为以土建为主的综合型大学,恢复德语教程及与德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传统联系,建立起学生选课机制,率先实行学分制等。
“2005年2月23日,伯父李国豪辞世后,同济大学把记述他一生的《大智大爱•李国豪画传》及《李国豪与同济大学》两书寄给了我们,作为对他的怀念。”李勇曾饱含深情地说。(完)
来源:百灵
是我早起。
“我只拿着脑袋走,是因为不忍心让头部在雪地待上一整晚,使它受到损伤。我也想过先把头部放回三号
“我明白了,我现在就去找胖子召集所有的兄弟来开会,我现在就去
是的,等待。
不知道。疲惫和恐惧使他很难谁说的。我们没有理会,继续演奏下去。正走到兴头上,发生这样的小插曲倒反而别有味道我们今日在这保卫世界和平的坚强堡垒之一的北京纪念鲁迅先生,诚如许广平先生在一九四九年十月十九日所说,是何等 而她……反应就不是这么平淡了……
她手上一直拿条手帕stand by……随着电影愈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