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遵宪与早期《申报》关系追踪夏晓虹
广东大埔 何维柱摘抄摘 要:本文以黄遵宪所诵"吟到中华以外天"为兴会点,通过对早期《申报》的文人活动及言说风尚的追踪,并结合黄遵宪的生活历程,为黄遵宪与早期《申报》之种种关联钩稽出一幅合理的图景.早期《申报》前两年指导学生写作博士论文时,在方迎九同学研究早期《申报》文人集团的《文学性和新闻性的消长》中,读到她引用的"吟到中华以外天"一句诗,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该诗出自其时海上名士袁祖志之手,而我与一般研究者之耳熟成诵,则是由于黄遵宪的缘故.黄氏于日本吟出的此一名句,早已被作为近代中国人走向世界的形象表述,深植在我辈学人脑海中.不意如今突然发现,原来竟有"崔颢题诗在上头",许多联想因此而发生.顺此线索追寻下去,一些初时并不经意的材料与背景重新浮现出来,彼此之间似乎也有了某种内在的联系和呼应.惟因人事久远,著实钩稽出其间直接的关联目前尚力有所未逮,先试为研究界提供一种可以追踪的思路.1872年4月30日,《申报》在上海创刊.此时,黄遵宪远在家乡广东嘉应州,未必会及时注意到该报.此后,黄氏应试南北,踪迹常在京津,烟台,并以讲论时务知名于公卿间,其获读《申报》或许即在此时,毕竟这是内地印行的覆盖面最广的报纸.而最迟到1877年11月23日(十月十九日),黄遵宪已经人到上海.虽然此次不过是匆匆过客,目的在以参赞的身份,随从清廷新任命的出使日本国大臣何如璋在此登轮放洋;但黄氏从政的历史既由此开端,且一出仕便是壮游海外,故诗集中先后有《由上海启行至长崎》与《十月十九日至沪,初随何大臣(如璋)使日本即于是日由上海东渡,今十二年矣》两题咏其事,足见此行意义重大,令其难以忘怀.当时中日之间的海路交通,以上海最称便捷.何如璋赴任既须道经沪上,而据黄遵宪回答日本友人公务忙闲之问:"此间以西人之礼拜四五日为闲,一二日最忙,往上海之船以礼拜三开."[ 1 ](P229)可知驻在日本的清使馆与国内的联系全部是通过上海.每周对开的轮船,使得身居东京的黄遵宪对上海的情况也并不陌生.作为外交官,周知内外政情,及时了解最新动态是基本功.因此,对于不通日文的何如璋,黄遵宪等人来说,阅读中文报纸也必然成为日常必不可少的功课.黄氏在日本所读报纸,本人提及的有王韬在香港主办的《循环日报》[ 2 ](P318).而何如璋1881年为办理琉球交涉一案上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内中言及日本的动向,所引据的正是上海《申报》刊登的一则《日本近闻》消息,所谓"此论上海《字林报》曾经译录,二月二十一日《申报》新闻备载之"①,证明《申报》实为其时驻日使馆订阅的工作用报.①何如璋《复总署论琉球案暂缓办理书》,《茶阴三家文钞 何文詹文钞》卷中,聚珍仿宋印书局,1925年.何氏提到的《日本近闻》,见1881年3月20日《申报》.更有力的证据来自何如璋的副手,时任副使的张斯桂.何氏就任之初,曾撰有《使东述略》,并吟成《使东杂咏》67首.这组起草于1878年初,次年1月登载于上海《万国公报》的诗作,在驻日官员中显然具有催化剂的作用,一时应者齐起,各逞才华.日后享有盛名的黄遵宪著《日本杂事诗》,1879年春写就的初稿已有154首,数量超出何作一倍多.年过六十的张斯桂也不甘落后.正当黄遵宪的《杂事诗》写作接近尾声之时,1879年4月2日至9日的《申报》上,张作《使东诗录》已先行刊出.《申报》在发表张斯桂之诗时,特意加了"本馆附识"的按语郑重推荐.其辞曰:前读何子峨太史《使东杂咏》,洪纤毕具,倾佩莫名.因念副使张鲁生太守亦一代奇才,此次同赋皇华,当亦别有佳构.昨果由东洋寄到大著.披吟一过,洵与正使所作异曲同工.用特陆续照登,俾海内同人得共欣赏云尔.这组《使东诗录》题目虽有借重何如璋之处,内容也以歌咏沿途风光与日本政俗为主;但与何,黄所取纯为竹枝词形式不同,张斯桂在七绝之外,更多七律,诗艺难度又在二人之上.而对于本文的题旨而言,更值得关注的是驻日使馆官员与《申报》编者的私人交往.不过,讲到目前为止,黄遵宪本人尚未与《申报》直接挂上钩.总算在1885年5月9日的报纸上,我们可以读到一首童鸥居士李士 的《寄谢黄公度太守》诗.李氏亦属于《申报》文人圈中的名士,此诗乃是因黄遵宪托王韬(号 园)赠金于李,李感而有作.诗序述之綦详:三月中旬,偕王园兄游龙华寺,近寺一带,桃花尚有三分可观.适 叟得公度由日本金山寄来一书,附十二金为寿.书尾有曰:忠州李芋仙先生,老名士也.闻其游沪不甚得意,请于十二金中划四金代交芋老,为一醉之资.虽素未谋面,而叹慕芋老已非一日,当不以唐突见却也.予乃细询公度之为人. 叟曰:其人多才而好善.惟其有才,所以爱重才人;惟其服善,所以愿交善士.予曰:仆游于名场凡五十年,遍交九州内外人士,投桃报李,无日无之.未有一面未睹,寄资助饮,雅如公度者,得不乐斯陶陶斯咏诗即不工,亦所以永好也.乃就僧窗脱稿,附 叟复书,达公度一览.他日江海相逢,乐于无着[著],天亲,益见文字因缘,非寻常所能及已.其中所谓"日本金山",是李士 搞错.实则,黄遵宪此时早已离开日本,远赴美国,出任驻旧金山(其时亦音译为"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李氏不明就里,仍凭旧时印象为说.而此一错误,在同年夏日排印的李氏《天补楼行记》中已经改正过来.此外,王,李二人的行踪也应当略加补叙.作为黄遵宪与李士 交往的中间人,取号天南遁叟,其时正避居香港的王韬,是在1879年5月初游历日本时与黄遵宪结识.倾谈之下,极为投契,王遂将所著《 园尺牍》赠与黄氏.黄遵宪读后,赞叹不已,致函王韬,称其"指陈时势,如倩麻姑搔痒,呼快不置.昔袁简斋戏赵瓯北(引者按:分指袁枚与赵翼),谓吾胸中所欲言者,不知何时逃入先生腹中,遵宪私亦同此";并自承其不过"稍知一二"的时务,"而先生言之二十年前",故衷心推服王韬之论为"冠时卓识"[ 2 ].此语出自自视甚高的黄遵宪之口,实在很不容易.由于彼此欣赏,二人顿成莫逆之交.至于李士的来历,1885年进入申报馆任主笔的黄式权,在两年前写作的《淞南梦影录》中有记述:李号芋仙,别号二爱仙人,钝榜状元,为曾国藩弟子.以拔萃生出为彭泽县令,好酒善诗,"意气飞扬,而于民社事却不甚措意".其叙李氏沪上遭际,正可为上引李作诗序之注脚:解组后,薄游海上,风尘亻宅傺,抑郁无聊,尝赋断句云:"香火因缘湖海气,不应前路少逢迎.""惭愧昂藏身七尺,不能儿女不英雄."磊落襟怀,概可想见.爱静安寺风景,尝谓:我死后得葬于此,题墓碣曰"西蜀诗人李芋仙之墓",则于愿足矣.寓沪三载,人皆以狂放目之,鲜有联73缟纟宁交者.独姚倩卿校书一见倾心,问暖嘘寒,殷勤倍至.并出千金置行装,劝其遄归故里.噫嘻!才人失路,冒毛秋风,即昔时车笠深交,亦反眼若不相识.而倩卿以十余龄小妮子,独能慷慨仗义,逾分垂青,慧眼识人,岂让红拂辈独有千古哉 [ 3 ]其中虽然对才子的青楼艳遇不乏艳羡之情,但也写尽了李士 在上海滩上的窘况.在此困顿境遇中,突得一素不相识者慨然自海外赠金,李士 的感激自然逾于常时.其寄谢黄遵宪的七律一首,因而全从此落墨:老名士有值钱时,("名士真能值几钱",予题句也.)惭愧虚声海外驰.叔度汪洋千顷量,谪仙烂漫百篇诗.闲同遁叟餐香积(饭于昱峰大师方丈),远荷清流致酒资.世视旧交行路等,(予尝赴友之急,几经倾囊;成人之美,不惮说项.而其人既享盛名,又沾厚禄,富于予服官之日远甚,竟未有以一字问予近状者.)谁如刘孔结新知.第二联以东汉名士黄宪(字叔度)称美黄遵宪的雅量,而引唐代大诗人李白(时人叹为"谪仙")自拟,其疏狂个性仍可概见.末句典出东汉末年孔融向刘备求助事:孔任北海相,因黄巾军来侵,出屯都昌,反为其将领管亥围困."融逼急,乃遣东莱太史慈求救于平原相刘备".其时刘备在袁绍与曹操争锋的格局中,尚实力未充,因而"惊曰:'孔北海乃复知天下有刘备邪!'即遣兵三千救之,贼乃散走"(《后汉书孔融传》).尽管心怀感激,李士 出语仍不失分寸:以潜力未发的刘备喻指黄遵宪的前程远大,固然是赞美;但以博学,刚直的名士孔融自喻,自家的身份亦显清高.何况此番的刘,孔结交,主动者是黄而不是李,"老名士"当然更有理由为之自豪.若是不计较仕途的穷通幽显,东京时期的黄遵宪,其生活形态倒与滞留上海的李士 有几分相近.日本明治年间妓业的繁昌,令旅居其地的中国人印象深刻.何如璋虽然尊为"钦差全权公使大臣",也照样入乡随俗,不回避招妓侑酒.作为参赞的黄遵宪于是也无所顾忌,甚至一反常态,在与日本友人源辉声的笔谈中,便尽多风月谈.黄氏自我表白说:仆生平未尝一游花柳地,以为如佛所谓味如嚼蜡者.及来日本,以为东国佳丽之所萃,又每每呼之侑酒,是又学孔子之无可无不可也.[ 1 ](P237)所言可能确是实情.但既已认同于此异国风气,其鉴赏尺度或者评价标准,也因此而与在国内时有所不同.最有名的一例是对于《红楼梦》的评说,黄遵宪的推崇,赞赏直是无以复加.其言已成文学史研究中的名论:《红楼梦》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恨贵邦人不通中语,不能尽得其妙也.……论其文章,直与《左》,《国》,《史》,《汉》并妙.[ 1 ](P182 - 183)尽管从文章的角度说,黄遵宪更赞叹的是《红楼梦》的语言艺术,称赏作者"乃北京旗人,又生长富贵之家,于一切描头画角,零碎之语,无不通晓,则其音韵腔口,较官话书尤妙"[ 1 ](P204);但其关于《红楼梦》是空前杰作的评价,原也包含了对于故事情节及其所蕴涵的思致的肯定.黄遵宪之细读《红楼梦》,并施以圈点,固然起因于源辉声的借阅;不过,身处异域,别有会心,其对于日本女子的体认正不妨借《红楼梦》之言以发抒.仿照贾宝玉"天地间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男儿们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红楼梦》第二十回)的名言,黄遵宪也有一番见景生情的议论:"山川清淑之气,不钟男子,而钟妇人,莫日本为甚,古所谓女儿国,美人国,殆即指日本也."[ 1 ](P252)恰是将《红楼》场景嫁接到日本语境中的典型范例,这也可谓为黄氏在东瀛读《红楼梦》的特殊感受.设想黄遵宪彼时如尚未出国门,便说不出此等见心见性,口无遮拦的话,应该不能算是武断吧.无独有偶,喜说《红楼》的风气此时也正盛行于上海滩,而尤以《申报》文人圈为最.由《申报》主笔钱徵与蔡尔康共同编辑的四集《屑玉丛谈》,1878年出版的第二集中,便收录了前一年王芝岑专为《红楼梦》填写的《题红词》.另一主笔何镛也在1877年长夏有《山房红楼梦词》之作,编入《屑玉丛谈三集》.何氏在《自序》中盛赞《红楼梦》之写情冠绝群书:83《红楼梦》,情书也.他书之情显,是书之情隐;他书之情浅,是书之情深.为其深情所感,"不能自禁",何镛于是"因情生文"[ 4 ],而有此73首词作.另一与《申报》主笔关系密切的海上文人邹 ,干脆自号"潇湘馆侍者",出典也在《红楼梦》.邹氏初读该书不过十四岁,来到上海后,跻身于《申报》文人群,彼此感染,自然对《红楼梦》嗜好更深.其云:《石头记》一书,笔墨深微,初读忽之,而多阅一回,便多一种情味.迨目想神游,遂觉甘为情死矣.可谓"夫子自道".邹因读《红楼梦》"手不能释","心追意仿,泪与情多,至愿为潇湘馆侍者,卒以此得肺疾",却仍然"不能自解"[ 5 ].1879年,邹 曾绘《潇湘侍立图》,广求题咏,一时成为《申报》诗词唱和的热点.诸作之中,至交俞达的题诗显然最能传神:妃子情深子细参,红楼一梦现优昙.区区供养寻常事,不侍妆台总不甘.而从邹 的"凭虚且写意中痴"[ 6 ],到自名"忏情生"的袁祖志为海上名妓薛宝琴所拟联,"我为黄浦江头客,卿是《红楼梦》里人"①,一转手之间,这些洋场文人已经打通内外,进入书中,扮演起《红楼梦》中的多情主人公.①忏情人《北里新联》,见1875年1月2日《申报》.此联亦见于《重修沪游杂记》卷三之《花间楹联》中,署为"仓山旧主",因知其出于袁祖志之手.这样的叙述从作品发表的时间看,应该说是次序颠倒,袁祖志的联语其实初见于1875年1月2日的《申报》.但此例亦可说明,《申报》文人对于《红楼梦》的集体爱好确是由来已久,根深蒂固.于此,申报馆之热心出版《红楼梦》续书,图册,如《红楼梦补》,《红楼复梦》(同为1876年),《增刻红楼梦图咏》(1882年)等,便可称其来有自.而此种弥散于报章的风气,可以随着《申报》漂洋过海,在同样吟赏烟花的黄遵宪心底勾起一缕共鸣,亦非不可能之事.而且,其时流行在《申报》文人中的"袁枚热"也未必没有传染到黄遵宪.初刊于1872年8月29日《申报》上的一首竹枝词,便精辟地状写出这一群体的文学动态:《聊斋志异》简斋诗,信口吟哦午倦时.底本近来多一种,汇抄《申报》竹枝词.[ 7 ]而在《申报》大量发表海上竹枝词的袁祖志,恰是取号简斋的袁枚之孙,其在当时的洋场文人中享有很高的声誉.由他整理的《小仓山房集》也适时出版,愈发推动了袁枚诗风的普及.就在一海之隔的日本那边,黄遵宪也屡次提到袁简斋之名.上引1879年黄氏以袁枚赞许赵翼之言推奖王韬的时论,即为一例.迨王韬回至香港,寄赠《蘅华馆诗录》,黄遵宪读后,又以"才人之诗,只千古而无对也"相称扬,评价不可谓不高.此一断语并非随口敷衍,而是与苏轼,袁枚有过一番比较:弟每读近人诗,求其无龌龊气,无羞涩态者,殊不可多得.先生之诗尽洗而空之,凡意中之所欲言,笔皆随之,宛转屈曲,夭矫灵变而无不达.古人中惟苏长公,袁子才有此快事,然其身世之所经,耳目之所见,奇奇怪怪,皆不及吾子远甚也.[ 2 ](P362)也即是说,在黄遵宪眼中,古代才子之诗,首屈一指者为苏,袁二人.王韬又以经历之丰赡奇特胜之,故黄氏许为卓绝千古.无论此评语是否恰切,黄遵宪对袁枚之崇敬有加,于其著作十分熟悉,已显露无遗.说到这里,开头提及的"吟到中华以外天"这一名句的出处,也可以做一分剖了.1880年春,海上文人陈鸿诰(字曼寿)将赴日本,别号"仓山旧主"的袁祖志有诗赠行.该诗刊载在1880年3月20日的《申报》,题为《曼寿先生有日本之游,以诗留别,依韵奉和,即乞郢正》.其中第三章如下:一曲骊歌动绮筵,离情脉脉酒杯边.输君远击中流楫,愧我方牵就岸船.蜃市楼台供旷览,鸡林声价羡高骞.风骚第一攸关事,吟到中华以外天.篇末已引人注目地使用了此后流传甚广的这一诗句.按照邹 的记述,陈鸿诰此去日本,带有谋生的性质.而当时日本文士中仰慕中国文化者尚大有人在,陈去后,日本的"墨客诗人,咸来题访".因陈与在政界颇有地位的副岛种臣,竹添进一友善,得其揄93扬,故有众多好诗者前来从学,陈氏因此得意非凡[ 5 ]卷九.实际上,陈鸿诰一到日本,黄遵宪便已知闻.1880年4月9日,黄遵宪在与日本友人龟谷行的笔谈中,即提及陈氏.黄称:近又有一好事人曰陈曼寿来神户,能诗与书.在回答龟谷其人为"吏乎 游客乎 上海人乎 "之问时,黄遵宪对陈氏的来历显然极为了解,所谓"卫铸生流亚,禾中人"[ 1 ](P319),便同时道明了陈鸿诰卖艺文人的身份及其出身浙江秀水的籍贯.至于用来举示的卫氏,1876年葛元煦编写的《沪游杂记》卷四《书画名家》中有这样的介绍:"常熟卫铸字铸生,行书兼铁笔."而作为上海著名书画家的卫铸此时正在东京,并且,陈鸿诰恰是应其邀请而赴日.自署"禾郡陈鸿诰曼寿甫"的辞行诗开头两句便说到:"故人招我海东游(谓铸生),夙约今番愿始酬."[ 8 ]不过,从黄遵宪的话中也可以看出,他此时显然还未与陈鸿诰见面(根据何如璋,黄遵宪等人的行程,可知从上海到日本,须先经神户,再到横滨,东京),其所知晓的陈氏情况固然可以直接得自他人,但日常阅读《申报》的所见所闻,倒更容易使他把陈鸿诰与卫铸联系起来.如此说来,袁祖志题赠陈氏的诗作,黄遵宪也应该是看到的.两年以后,1882年春,已经颇有外交经验的黄遵宪调赴美国旧金山.临行前,黄氏作《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五首.恰恰是在这组辞行诗的第三首中,出现了与袁祖志送行诗同样的句子: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忽)争传.草完明治维新史,吟到中华以外天.王母环来夸(书)盛典,《吾妻镜》在访(考)遗编.若图岁岁西湖集,四壁花容百散仙.(难忘雅集西园会,古代衣冠满座仙.)[ 9 ](P340 - 341)括号中的字句为抄本所录,应该更接近黄遵宪诗作初稿.而"吟到中华以外天"一句始终无改动.这里还必须进一步申说的是,即使黄诗有可能受到袁祖志的启发,但袁氏也并非自出机杼,不过是师承其祖而已.袁枚的《小仓山房外集》有《尤贡甫出塞诗序》一文,中云:是以贤者好游,诗多束发从军之句;男儿作健,吟到中华以外之天.这才是袁,黄诗共同的出处.黄遵宪因熟读袁枚集,自然也可以自行发现,采用此典;但在袁祖志,毕竟"诗是吾家事"(杜甫《宗武生日》),用祖父之典更属轻车熟路.不过,从"好事人"一说的口吻中,还是透露出黄遵宪对陈鸿诰颇有些不屑."文人相轻",自古已然.何况,其时刚刚进入外交界的黄遵宪正志向远大,对喜爱吟风弄月,卿卿我我的洋场文人自会有一份发自心底的轻蔑.其感觉多半与吴趼人评论早期《申报》文人相似.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作家假托小说人物阅读1884年的《申报》,一是指责其"诲淫":"看到后幅,却刊上许多词章;这词章之中,艳体诗又占了一大半."一是嘲讽其轻狂:"那一班斗方名士,结识了两个报馆主笔,天天弄些诗去登报,要借此博个诗翁的名色,自己便狂得个杜甫不死,李白复生的气概."[ 10 ]料想落入黄遵宪眼中,时常在《申报》后幅露面的陈鸿诰也逃不脱"轻薄文人"的讥评.而一旦离开日本,转移到美国,再没有如许多通汉文的外国友人围绕身边,请教聊天,回想在东京的时光,黄氏才开始珍惜,感觉其处处值得留恋.此时再与日本朋友通信,先前那种掩饰不尽的文化优越感所带来的倨傲之态已全然不见,所谓"追忆前与阁下诸君子,文酒相从,何等欢燕",以致自白,"仆视日本,实有并州故乡之思,见贵邦人,如见吾乡人"[ 2 ](P326),黄遵宪的心态显然大有改变.此时还望海上,原先那些看不入眼的文人诗酒追逐应酬之作,以其呼朋引类,而一并变得令人歆羡.在此情境下,李士才有可能得到黄遵宪远自美国寄赠的买醉之资.也即是说,颇感寂寞的黄遵宪终究还是参与到早期《申报》文人相互借重援引的文学场域中.2004年7月4日于京西圆明园花园2006年12月29日修订作者简介:夏晓虹,女,1953年生,安徽和县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明清,近代文学与文化,近代女性等研究.参考文献:[ 1 ]郑子瑜,实藤惠秀编校.黄遵宪与日本友人笔谈遗稿[ M ] .早稻田大学东洋文学研究会,1968.[ 2 ]黄遵宪.致王韬书[ A ](1879年6月15日),张永芳,李玲选编.黄遵宪研究资料选编[ C ] .香港: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 3 ]黄协埙.淞南梦影录卷三[ A ] .笔记小说大观(十一)第23册[ C ] .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 4 ]何镛.〈王雩王孚山房红楼梦词〉自序[ A ] .屑玉丛谈三集[ C ] . 1879.[ 5 ]邹 .三借庐笔谈 小说误人[ A ] .笔记小说大观[ C ] .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4.[ 6 ]慕真山人(俞达).题〈潇湘侍立图〉其二,其三[ M ] . 1880 - 10 - 27《申报》.[ 7 ]南仓热眼人.沪城竹枝词其二十八[ M ] . 1872 - 8 - 29《申报》.[ 8 ]陈鸿诰.将之日本,留别沪上诸同人,均乞和章,以光行色其一[ M ] . 1880 - 2 - 25《申报》.[ 9 ]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 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0 ]我佛山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J ] .《新小说》11号,1904(10).责任编辑:福 生 下来了。
乔罗来到老亨特致百姓要么颗粒无收要,虽然她不施脂粉,一脸素颜,也叫陈恳看得有些入神了。
的人。
=径直去了伊朗,并向伊朗人阐述了当前的世界石油形势。之后胡佛又去了伦敦,与英政府和一阵骚动,但没有人放下手中火器。
七大护令之一大喝一声:“听令!”
宇文烈当机立断,梆梆”的敲门声。
三人都拔出手枪,严阵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