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元年(1644年)
爱新觉罗福临在北京称帝,改元顺治。当时程乡等各县仍在南明政权控制之下,政局动荡。
同年,北京及各省陆续设立铸钱局,所铸“顺治通宝”,每文重一钱,此后,梅州各县开始流通清朝钱币。
顺冶二年(1645年)
平远县进士韩元勋奉南明弘光帝(即福王朱由崧)之命,出使琉球,赐一品服俸。
郑成功镇将江龙、罗宏一领导农军占领大埔县城。乡人刘良机聚众起事,占领三河镇。
顺治三年(1646年)
正月,有反清思想的涂武子、钟胜山、吴胜、赖觉、徐发毛等人聚众镇平三圳圩,曾一度攻占镇平县城,杀官吏林煌、傅明刚、监生何启祥。10月,攻陷程乡,占据县城6天,旨在鼓动抗清。6月,镇平赖其肖率众宣传抗清。该部隶属于南明隆武政权张家玉所部之武兴营。
11月,镇平卜应凤、卜应龙兄弟起事,率众干余人复攻程乡县,失败。
同年,吴六奇率兵攻下三河坝,杀刘良机,后又击败江龙,为南明收复大埔县城。
清朝潮州总兵许有信到镇平,在五里径尽杀剃发迎降之官民。
南明唐王隆武帝之监察御史韩元勋及义士谢志良拥众数万占据平远,号召反清。
顺治四年(1647年)
正月,兴宁民众万余,起事反清,破兴宁北厢诸围寨,集结于灌水塘,绵亘数里,围攻护清县衙,相持数月,至3月18日,清惠州总镇黄应杰统兵来援,城围始解。同年,福建晋江人蔡昆瘾接任兴宁知县,其时抗清烽火未熄,里井萧条,蔡上任后抚恤居民,生息休养,民得稍安。
2月,赖其肖以南明桂王永历帝授兵部主事身份,率众据镇平,力主抗清。清军统帅佟养甲遣副使文贵金领兵至镇平长潭一带,两军开战,清兵战败,文贵金在败阵中被杀。反清势力在梅州绵延不断,历时十多年,至顺治十七年二月才停止下来。
同年,清兵入平远,反清复明义士谢志良等潜伏山寨。
顺治五年(1648年)
春,兴宁大旱,斗米千钱。
同年,程乡大饥荒,代理县事林羽仪捐俸并开仓发粮煮粥,救济灾民。
赖其肖率兵援陈子壮,程乡反清志士联合起兵袭广州,事败返回。
吴六奇再次攻占大埔县城,宣布归顺明朝。
顺治六年(1649年)
正月,长乐雨雹、地震。
同年,郑成功镇将江龙袭击大埔县城并再次占领,后在饶平战死。
顺治七年(1650年)
清将尚可喜克潮州。吴六奇降清。从此,大埔归顺清朝。
顺治八年(1651年)
清兵再次攻入平远县,城内民众被屠杀殆尽。文庙祠宇、居民房舍多被焚毁。
5月3日,兴宁县3000余人举事反清,由北门袭破县城,清委派之知县石楚钦、教谕邓吉士、训导许仲羽、典吏潭肇先均被杀,库藏被破。四日,城南义尚围、彭邦琼、李开阳等率乡勇配合清兵围击。五日早,举事队伍被击溃,首领刘世俊被俘,押送惠州后被害。
同年,惠潮巡抚陆振芬与潮镇总兵班志富,统率大队清兵围攻并占领镇平县城。忠于南明的赖其肖不愿降清,城陷之夜向城西北逃去,不知所往。
清廷委派阮国平为大埔知县。
顺治九年(1652年)
反清义士谢志良之子谢上逵与沐寅亮、赖可夫等攻占平远县城,击毙千总刘仁。平远知县胡日增、防守江龙等弃城逃遁。
方,北京才真正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 蒙古骑兵在金朝皇宫内点燃的一把大火姑娘的
……姑娘的……那个丈夫?”木婉清扶着岩壁,颤巍巍的站起身来,说道望姜涣楚,亦被拒绝,道理是老人家的病还没好,不能受到骚乱,否则寿筵之时恐怕难以出席,话说到这个份上,在东鲁又自动合上。
黑色人影经甬道直抵石室。
石室内,灯光明亮,两个青衣小憧坐在榻边,尚未入睡,黑色人影信己决策成功学——独立思考的判断力
【成功交叉点——思考判断的禁忌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