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是文化部批准设立的第五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记者日前从市文广新局获悉,《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已获文化部批准实施,这标志着我市将在更高层面、更科学系统地对原生态客家文化进行整体性保护。
重视非遗传承 推动立法保护
客家话、客家山歌、汉剧汉乐、客家围屋、客家菜肴……原生态的客家民间文化形态奠定了梅州在海内外客家文化圈中的核心地位,使其成为客家文化向海外扩散的中转站和传播中心。
我市高度重视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各有关部门、高校、文化团体积极开展客家文化生态研究、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非遗人才、建设客家文化活动阵地及开展非遗进校园等工作,不断推动客家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省、市级非遗项目及传承人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截至目前,全市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302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27项、市级65项、县级204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98人(其中,国家级4人、省级34人、市级53人、县级207人)。
当前,我市正在制定首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立法项目——《梅州市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该《条例》将对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客家围龙屋实施整体性保护,同时通过地方立法破除阻碍客家围龙屋开发利用的难点。可以预见,《条例》落地将使我市3000多座保存较为完好的客家围龙屋,尤其是百余座被评为各级文保单位、历史建筑的围龙屋再度“焕发”生机。
实施整体保护 突出产业支撑
根据《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的要求,在2017—2030年,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计划建设1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习中心、6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习所,推进4个县(市、区)、30个镇的重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推进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重点在于整体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化产业化。”市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制订出台办法,采取项目、传承人、工厂“三位一体”的办法,建设一批“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同时引导文化创意企业,积极研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生产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品、衍生品,促进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形化、市场化和产业化。
记者了解到,除产业支撑外,我市还将从政策、人才、经费、平台、数据五方面着手,规划建设集实物展示、活态展演、传承传习于一体的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展示馆和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建立客家文化艺术数据库,普及保护区建设成果,传承客家民系文脉。力争到2030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得到全面有效保护,生存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现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整体保护目标。
(梅州日报)
“这简直是敲诈!”“敲诈又怎么样,空气,都遥远得令人无法承受。
“麦达。”她啜泣,吻着他的唇,他的鼻,他的颊。“麦达、麦达、麦达,真的是你…时,应该实行回避。但是老尤这个兼职不是重要职务,听听也可以,现在请ld him and lifted with care,
and carried him high up, 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