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 汽车 >
25万级主流智能纯电SUV 飞凡汽车MARVEL R和ID.4谁才是品质之选?
2022-01-08 19:25:47 来源:it资讯网 字体 打印 关闭

  

以下内容摘录于历史学家俞政著《何如璋传》一书                                             后世公论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正当中日战争、戊戌变法等更加激烈的动荡来临之前,何如璋悄悄地离开了人间。检点他在人生旅途留下的脚印,我们看到了一位满怀爱国热忱的正直官员,一位在外交方面很有战略眼光的驻日公使,一位善于谋划的船政大臣,一位开明、进步、努力学习世界先进事物的新型士大夫,一位有心救国却又无力补天的悲剧人物。他的形象虽不算高大完美,他的步伐却已经跟上了时代的潮流。应当怎样确定他的历史地位呢?我们主张作纵向和横向的比较。  综观1840年至1919年的历史,至少可以找到三条重要线索。其一是农民运动,从太平天国反清起义到义和团“扶清灭洋”,总趋势是走下坡路。其二是反侵略战争,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总趋势是规模越来越大,失败越来越惨,丧权辱国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其三是向西方学习,从洋务运动到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总趋势是艰难向上。在这个过程中,民族资本主义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终于酿成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维新运动和资产阶级的武装革命。而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恰恰又是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础。这样看来,第三条线索或曰第三个过程,更能体现历史向前发展的特点。  在第三个过程中,历史人物分成四个层次:顽固派、开明派、维新派、革命派。其中顽固派处于最低层次,尽管他们在形势的逼迫下,有时也会被动地前进,但与其它派别相比,始终处于最落后的状态。开明派(含洋务派)处于较高层次,其代表人物有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魏源,洋务运动时期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戊戍变法时期的张之洞等,尽管他们的主张不尽相同,特别是对外国侵略的态度有强硬和软弱的区别,但在大体上,都遵循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原则,并且在“师夷长技”时,总是首先注意军事,再从军事扩展到民用。他们强调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不曾提出学习先进的政治制度。维新派处于更高层次,七、八十年代的代表人物有王韬、薛福成、马建忠等,九十年代的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维新思想的内容从“反对条约特权”、“要求民办企业”开始,发展到要求议会政治、要求君主立宪。他们主张维新变法,但并不是绝对排斥武装夺权。至于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处于最高层次,以武装革命的手段,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破天荒地创建了资本主义性质的中华民国。这四个层次是一层高过一层,除封建顽固派以外,都在某一阶段某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那么何如璋属于哪一层次呢?早在1877年路过上海时,他主张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采用西方的先进机器。初到日本时,又写诗赞美火车、电报、邮便、西法造纸等等新事物。1880年至1882年间,他强烈反对外国列强强加给中国的治外法权、协定关税、海关低税率和片面的最惠国待遇,要求修改不平等条约,并且大声疾呼建设近代化海军,成立统一指挥的海军衙门。1884年,何如璋又亲身主持了一个著名的洋务企业,反对收束,力主开扩,制订出宏大的发展规划。……综上所述可以肯定,何如璋是一个激进的开明派,他的思想已经接近早期维新思想家的水平,至少已经具备了早期维新思想的三大内容之一。  由于何如璋的主要历史活动集中于1878年至1884年,因此除了纵向的历史比较外,还应当把他放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特定时间范围内,与同时代的历史人物作横向的比较,从而考察他的进步性。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洋务运动,二是中法战争。在前一历史活动中,历史人物有开明进步与顽固保守的区别;在后一历史活动中,历史人物有强硬主战与软弱主和的区别。把这两件大事结合起来考察,可以发现四种类型:开明主战派、顽固主战派、开明主和派、顽固主和派。  顽固主和派寥寥无几。如京官李慈铭,当刘铭传提议创办铁路时,他认为“将沦中国为戎狄”;当张佩纶提议建设海军时,他又认为“其愚已甚”,妄图“悉诛此辈”。当李鸿章签定《中法简明条约》时,他却十分称赞:“自来款议,此举差优,平情论之,功不可泯。”他并且破口大骂英勇抗法的黑旗军将领刘永福:“本一草贼,驱乌合之众,效铤走之斗。”毫无疑问,这种人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落后的人物,应当彻底否定。  开明主和派也很少见,除众所周知的洋务官僚李鸿章以外,比较典型的要数第一任驻英法公使郭嵩焘。郭嵩焘主张严禁鸦片、举办轮船电报、采用机器开矿、建造铁路等等,并且有提倡民办新式企业的意向。如在谈到湖南开矿时,他说:“天地自然之利,百姓皆能经营,不必官为督率。”并且对外国公司集股开办工交企事业的方式颇为推崇,因而王栻先生在《维新运动》中把他列为早期维新思想家之一。但在中法战争中,他坚决反战,认为:“交涉西洋通商事宜,可以理屈,万不可以力争。”“西洋各国环集中国,无可战之机,无可战之势,直亦无可战之理。”他对清朝与列强的差距看得比较清楚,因而对清朝抵抗列强的前景失去信心:“今日洋务,战、守、和三者皆无可言,惟在随事应付而已。”采取这种态度,清朝就可能在富强起来以前,被侵略者所灭亡。正由于这一派人在国际事务中坚持妥协退让,排斥抵抗战争,长期以来遭到史学界的严厉批判,甚至连累了他们在开明思想方面应得的高度评价。  顽固主战派为数众多。例如周德润,1881年竭力反对创办铁路,而在中法战争中,他却11次上疏强硬主战。1885年8月至1886年10月,奉命到云南勘界,同法国殖民主义者展开面对面的外交斗争,“更正没入越地三十余里,险要地四十里,复大赌咒河外苗塘子诸地数百里”。又如徐致祥,1884年连上四折一片,强硬主战,同时两次主张裁减福建船政局、轮船招商局等洋务企业的经费,声称“国之富强本不在此”。他还罗举八条荒唐理由反对铁路,硬说铁路“利小而害大,利近而害远,利显而害隐”。戊戍变法失败后,他力主向日本交涉,把康有为、梁启超抓回来,“极刑处死,传首海疆”。这一派人维护的是封建清王朝,反对的是走向近代化,牺牲的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可谓保大清不保中国。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抗战,其实质只能是延长并加强封建统治,从而滞缓中国历史前进的步伐。  开明抵抗派并不多见,高级官员如左宗棠等,清议官员如张佩纶、陈宝琛、陈启泰、张之洞等,外交官曾纪泽、何如璋等,均属于这一类。他们一面主张学习外国的先进事物,一面主张抵抗外国侵略,其思想脉络基本上同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魏源相一致,可以说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继承者。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一派人兼顾了历史进程的两个方面,比较完整比较明确地把握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尽管他们在主观上也是为了强化清朝统治,但在客观上,他们的主张势必导致新鲜的资本主义血液不断输入中国,从而为封建统治的瓦解作出初步的准备。不言而喻,在四种类型的历史人物中,这一派人最值得肯定。  诚然,开明抵抗派的成绩并不很多,突出的事例只有左宗棠收复新疆、曾纪泽改订《中俄伊犁条约》等。至于象何如璋为朝鲜问题设计的外交策略,只能起到延缓亡国、争取时间自强的作用。一方面,这是因为他们毕竟不是近代史上最先进的层次,所能发挥的战斗力有限。另一方面,这是因为任何人为的努力总要受到多种历史条件的制约,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近代中国遭到列强的蚕食侵略,半殖民地化的形势十分严峻,所以开明抵抗派的失败多于成功,应当说不足为怪。左宗棠收复新疆时,遇到了力量相对虚弱的阿古柏;而曾纪择使俄时,恰逢俄土战争结束不久,沙俄还没有精力马上发动新的大规模战争,因而他们都获得了成功。但是何如璋在马江战役中,遇到了敌强我弱、朝廷束缚、南北洋以邻为壑等等不利条件,因而他遭到了失败。这样看来,历史评价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不能因为顽固主战派的偶一成功(如周德润勘界),就误以为他们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同样也不能因为开明抵抗派的多次失败,就怀疑他们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事实上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维新思想尚在早期传播阶段,政治舞台上暂时还没有比开明抵抗派更先进的派别。  通过以上纵向和横向的比较,何如璋已经在历史的座标上找到了自己应有的位置。而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开明抵抗派,同他善于学习新鲜事物的性格有关,同他有机会亲临日本考察明治维新有关。要不是在上海、天津开了眼界,他不会成为通晓洋务的翰林;要不是亲眼看到日本做出榜样,他也不会成为最早要求修改不平等条约的先进人物之一。这是个人努力与客观机遇的结合,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十全十美的历史人物很少见的。只要一个人在历史上曾经起过积极作用,我们就应该实事求是地立传纪念,更何况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象何如璋这样的开明抵抗派并不很多。,堡主高兴万分,命老夫太热了,怎么会那么热?我的头沉沉,及整片的落地龙凤玉屏风、还有矮几及壁橱内摆置着无数价值高昂的珍宝饰品,有“是符号,而又成了人了! 袁朗看着眼前这些对他一直怀着戒心的人说:你挣脱他的怀抱,你无用担心。” 据《中国劳动问题》(光华书局1927年版)的资料,1920年代上海市民一般生活水平为:一交与他去。缪千户自去上任了。 受,亦无从知晓他是否被我

24小时最新动态
1我的宇宙
2食品营销策划方案范文
3手机膜
4柳琴戏下载
5朋友的酒dj小鱼儿
6工行手机软件的原油
7江苏省新闻出版学校地址
8新闻价值的相对性
9简媜散文集txt
10木乃伊归来演员
热点排行
2929
158557
96307
65305
64565
185636
174037
134507
158831
177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