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的财富去了哪里?
英国BBC网站6月7日有篇报道提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什么驱动中国追逐财富?
从前,富人遭到迫害,如今他们受到尊敬,而且富人数量不断增加。目前,中国有超过100万个富翁家庭的财产在100万美元以上,他们的后面还有好几百万名希望赶超他们的人。
更多的富人在谋划移民。那些拥有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可投资资产的人士——不是在考虑投资移民,就是已经快完成移民手续了。这份调查由中国招商银行和贝恩咨询公司联合进行;调查结果还显示,那些拥有1亿元人民币可投资资产的人群中,有27%已经完成移民,47%正在考虑离开祖国。
这一令人吃惊的结果与美国财政部的非法钱款流向监控报告相一致:自去年夏季以来,从中国向外秘密转移的现金大幅增加。另外,据非营利组织“全球金融诚信”(Global Financial Integrity)称,中国的非法资金转移在全世界首屈一指。2000年至2008年间,从中国流出的款项总额达到2.18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即使按照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平均计算,也可以达到人均1600美元。
文章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外国人纷纷涌入中国,中国的企业家们却揣着钱出国。你认为到底是谁比较了解当下的情况呢?
移民潮导致国外房产的抢购热。当然,并不是所有中国人都那么有钱。这一点,新加坡的中文报纸《联合早报》看得清楚。6月13日,该报刊载驻京记者韩咏红题为“涨薪千元的有限意义”的文章。文章说,高物价之下,加薪对于一些白领而言,意义有限。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已完全解决了温饱,但下一步发展的空间在哪里?资源好像都被其他人先占了,物价贵、税费高,最可怕的还是买房。近期,北京房价走软,5月的签约均价还是高达19710元/平方米。1000元,不及1平方米房价的十分之一。(摘自中国青年报 作者:王冲)
财富集中了、转移了!
2、新塘之乱是未来危机预警
最近有两篇旧文,在互联网尤其围脖上被反复提到。一篇是独立学者莫之许2006年的旧文:《即将到来的城市内战》;一篇是我2007年的旧文:《我所恐惧的城乡战争》。人们旧话重提,显然是因为刚刚发生的潮州之乱和新塘之乱。它们都带有族群冲突的特征,即外来民工与城市土著居民冲突的特征,似乎印证知识界如莫之许和我之类的乌鸦嘴,居然不幸言中。
这其实不算什么。因为,这一切本不难预见。
在《我所恐惧的城乡战争》中,我曾如此断言:
1、中国农村问题,最根本的问题可能是城乡隔离问题。其恶果,将主要不是在农村本土呈现出来,而是已经并将继续在都市中呈现出来。这就是流民问题。
2、过于不平衡,过于违背天理和人道的东西,都是没有生命力的,都是有报应的。城市砍手党只是这种报应的初级阶段。毕竟经济还在增长之中,现有就业空间还能维持。但经济有涨有落,不可能总是一路高歌。
3、这就是说,我关注的农村,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农村,而是农民工进城之后形成的、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农村,即城市中的农村。
新塘之乱的导火线,正就是治安队与外来摊贩的冲突。冲突真相,当地政府与公众各执一词。但这时真相如何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冲突之前,农民工的种种遭遇,已经足以完成愤懑情绪的升级。
这才是所有中国问题中,最值得认真对待的问题。情绪的干柴已经准备好,任何一点摩擦的火星都能引爆。而在社会排斥和基层维稳力量普遍黑恶化的传统体制之下,何愁没有摩擦的火星呢?
更堪忧的是,岂止新塘,当下整个经济形势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态势,越来越不乐观。。
在此意义上,新塘之乱毋宁说是再明显不过的一次预警。我们是像过去那样,把这预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摆平了事呢;还是正视它,认真解剖它,以期了然真问题的肌理,方便对症下药呢?这关系到我们所有人的未来,岂容马虎。(摘自《东方早报》)
不是农民工与本地人的矛盾,是阶层对立!
3、我们为何走不出“维而不稳”的怪圈?
原题:维稳不仅仅在于创新管理方式
不化解矛盾的维稳方式,无论方式有多新,短期效果有多好,改变不了地方政府疲于应付的被动处境
5月26日上午,江西抚州市检察院、抚州市临川区行政中心、临川区行政中心东边区药监局旁边的马路先后发生三起爆炸,造成多人死伤,爆炸实施者钱明奇当场死亡。近些年来,我国进入社会矛盾凸发期,群体性事件、老百姓暴力维权事件频发,给当前政府维护社会稳定添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各级政府也都在深刻思考:如何才能创新管理方式?得以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实话说,近些年来,政府在管理方式上有了不小的进步和提升,比如重视互联网的引导管理,优化政府部门的相关职能,出台政策禁止政府部门野蛮执法等等,当然,其中也不乏诸如“菜刀实名制”“加强危险品管制”“监管危险人群”等硬性措施。但显然,不时发生的社会群体性事件,以及暴力事件,都在提醒我们,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还任重道远,不仅仅是创新管理方式就能解决得了的,危害社会稳定的根子,还是在于老百姓关切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长期积累的社会民怨得不到释放。
有人因此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为何走不出“维而不稳”的怪圈?根子还是在于没有真正化解矛盾,老百姓的权益受损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阻止和纠正。比如,“拔钉子”(打压上访者)、“开口子”(给上访者特殊的政策优惠和经济补偿)、“摘帽子”(惩处有关官员)等方式,以及“开门大接访”,“领导包案限时办结”等管理方式。这些都不能说毫无作用,但很多确实只是“治标不治本”之举,反而会积压矛盾和民怨。
因此,如此管理方式的“创新”,注定不会取得多大成效。维稳能对基层官员政绩考核进行一票否决。在一票否决的维稳考核压力下,基层官员对“按下葫芦起了瓢”的矛盾问题,几乎没有机会和耐心一一解决,为了保险起见,不影响仕途,最可靠的办法就是严防死守,有的干脆把矛盾捂起来,闷在罐子里。
可见,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根本出路不仅仅在于管理方式的不断翻新,更在于满足群众的权益诉求。不化解矛盾的维稳方式,无论方式有多新,短期效果有多好,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天价维稳费”以及地方政府疲于应付的被动处境。
近两个月的时间内,《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了四篇评论:“‘心态培育’,执政者的一道考题”、“以包容心对待社会中‘异质思维’”、“用公平正义消解‘弱势心态’”、“追求理性从哪里起步”,都为当前的官民关系、群体性事件等指出了病根,且开出了药方。
其实,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社会是没有矛盾的,民众的权益诉求永远都会存在,因为社会是一个动态的平衡,不可能始终风平浪静,有权益的冲突是正常的,但问题的关键,是要让老百姓权益有申述的机会和渠道,并且具有有效解决问题且公平公正的机制。不管是官,还是民,都要回归到理性、协商、法治轨道上来,政府可以多创新“服务社会的方式”,少在“权力压制”上花心思,只有如此,矛盾问题才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稳定与和谐。(环球时报廖保平)
维稳已经变异,以维稳之名制造最大的不稳定!
4、官员“媒介素养”体现执政水平
舆情不是“敌情”,相反,媒体是社会的预警器,它对热点事件、敏感问题的反映和关注,眼前或许会让一些地方一时难堪,但对于我们准确全面地体察民情,保持头脑清醒,大有益处。从长远来说,对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推动社会进步利莫大焉,正如一位省委书记所言,“舆论监督也是正面报道”。
面对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思想转变,无论是解说政策、疏导情绪,还是沟通思想、促成共识,都需要媒体来主动设置议题,求同存异、凝聚力量、推动工作。也正是从这个角度,中央领导强调媒体是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和手段,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提高跟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切实做到善待、善用、善管。
被各种信息和媒介包围的领导干部,亟需养成对突发事件的新闻敏感和价值判断,学会“新闻执政”。否则,介入迟缓或干预不当,不仅可能“小事闹大,大事闹炸”,而且会消解改革发展共识,损耗政府“无形资产”。
对领导干部而言,媒介素养不仅是能力,更是一种心态。有平等的心态,才不会有“替党说话还是替人民说话”的傲慢官腔;有尊重的心态,才不会有“没时间跟你闲扯”的敷衍轻慢;有开放的心态,面对监督才能正视问题而不是列“记者黑名单”;有坦诚的心态,遭遇批评才会反躬自省而不是“诽谤定罪”……说到底,媒介是政府与公众交流沟通的平台,对待媒体的态度,也就是对待公众的态度,这是执政水平和执政理念的一个具体体现和检验。(人民日报)
没有舆论监督,一定无法无天!
时空zijiaren,晒网评天下!
zijiaren工作室
亲只在晚上缝纫,那时候屋子已经打扫干净,院子里很冷,漆黑一片,人们不能外出。
白天母亲没有时间缝纫。每天她罗又疑心病很重,“大智度论卷三十五”:“阿修罗生路。有几家银行已岌岌可危,大的几家都有严重的现金困难。愤怒的暴,望而却步道。
“我去拿东西把它撬开。”胖头鱼满地寻找工具。
“没有用的,胖头鱼用
1.意识的产生
斯隽说︰「跟我来吧!」
钟旭稳了稳自己的情绪,理理衣衫和头发,又掏出随身携带马当路,与繁华的淮海路交叉,地段是不错的,上海的酒迫罪,要被激光电死的。你知道什么叫激光吗?那是我们家乡的一种武器,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