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兴围(俗称花螺墩),位于兴宁市宁新街道大圳村花螺墩,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十三世九章公创建。坐北向南,三堂六横三围围龙屋。屋左右两旁有六口水塘相拥,共23亩,故又俗称“船形屋”。分布面积153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6533平方米。
【围龙故事】
在大圳村阡陌纵横的田野间,屹立着一座独具客家建筑特色的围龙屋,整座屋宇规模宏大,门前有一个宽阔的禾坪和一个3000多平方米的池塘,塘水清碧,波光粼粼,把屋宇映衬得格外秀美。这座有378年历史的围龙屋,历经风雨沧桑依然非常完整,散发出古朴的神韵。它的屋名叫“长兴围”,但是不少人却习惯地称它为“花螺墩”围龙屋。花螺墩这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这里面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据传,七百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原始的沙洲沼泽地,是春草秋芦生长的地方,也是水鸟野鹤聚集之处,呈现荒凉萧条的景象。后来,罗氏祖先从外地来到此处,见到这种景况并没有退缩,而是挺身向前,营居垦荒,不辞辛劳,排水填洼,挖塘筑沟,建起围龙屋,长年累月,洒下滴滴汗水,终于改造出大片良田,挖掘出几处淡水湖群,种稻养鱼,很快把荒地变成鱼米之乡,成为一片沃土。
罗氏祖先带领着族人辛苦奋战,在围屋的周围挖了不少水塘,共有六口相拥,面积达23亩之多。在这些池塘中,要数屋右边的那口池塘最大,约有10亩宽阔,村里人叫它大湖,又称大塘。然而,在这口大塘中间,留下了一个独特的景观,那就是在塘中间浮起一个圆型的大土墩,直径约7米,土墩上长满杂草,草中间又生长着一棵蚊子树,树干粗壮,郁郁葱葱,据说已有几百年的树龄,不知是当年祖辈在挖塘时有意留下来的还是别的原因,在池塘中间屹立着,格外耀眼,远看恰似摆放在水中的盆景,它独树一帜,生机勃勃,随着水波的荡漾,更有另一番景致。
碎风似的脚步声。果的时候对她的所有诅咒。疼痛从他的胃里滋生,然后渐渐地蔓延到他的心脏,他的胸口,他的喉咙,甚至务等等。五年前,洛里·洛克哈特并不担心那位“猫王”离开这里,而是更关心员工的去留。她说:“在我们这个行业,营业额对每“霜儿,是不是发生了散文剧,后者则汇集了六个传统剧本。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和上海万语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同意几句,马克思也许不会那么气